Sunday, July 28, 2013

马来西亚出品华语马赛克

一个来自中国的朋友对我说:“你们这里,连叫一杯饮料,都得懂好几种语言, 真不简单!”他举了个例子:“老板,来一杯kopi beng  kosong。这短短的句子里,就必须用到华语、马来语和福建方言。”

我们仔细听周遭朋友说话,不难发现到大家习惯在话语里夹杂了英语、马来语或者方言。我们说华语时,夹杂几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称这种语言现象为“语言马赛克”, 马赛克音译自英语mosaic,陈原先生取其五彩杂陈,铺成一幅美妙图画之意。所谓“语言马赛克”,指的是主体语言夹杂着少许客体语言的词语,形成多语并用,混成一体的特殊语言。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即使是华人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我们说华语时,除了夹杂其他方言,也夹杂了马来语和英语。一些国外学者则将“马来西亚式华语”称为“华语大杂烩”。“马来西亚式华语”是以华语为主体语言,其他语码如马来语、英语或者方言为嵌入语言。

华语马赛克现象主要原因是我们受到方言或者其他语言影响。我们说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夹杂其他语言的词语。例如:

夹杂英语词语
(a)   明天记得带IC来。(IC = 身份证)
(b)   你填了claim form 吗?(claim form= 报销单)
(c)    guarantee 这产品很好用。( guarantee = 保证)
(d)   这里很难找parking 位。(parking = 停车位)
(e)   现在很方便,我们可随时上网search所需要的资料。(search = 搜寻)
(f)     你做了老师给的 assignment 吗? Deadline 快到了。(assignment = 任务、功课; deadline=截止日期 )
(g)   别吃太多热的东西,否则很容易生pimples。(pimples =痤疮、粉刺)
(h)   要如何去你的office?office =办公室)
(i)     他弄到我很blur。(blur = 混淆)
(j)     这件衣服有discount 吗?(discount = 打折)

夹杂方言词语
(a)   我们一起“公司”吃这碗面。(公司= 共吃、合吃?)
(b)   记得要带“登记”的复印本。(登记 = 身份证)
(c)    geli geli= 恶心)
(d)   si beh 生气。(sibeh= 非常)
(e)   你别那样sua gu。(sua gu = 少见多怪)


夹杂马来语词语
(a)   等会警察给你三万。( 三万 = 罚单)
(b)   我可以tumpang 你的车吗?(tumpang 你的车= 搭顺风车)
(c)    妈妈刚买了tilam。(tilam= 床褥)
(d)   我最喜欢吃炸sotong。( sotong = 鱿鱼)
(e)   我怕去到ulu 的地方。(ulu = 偏僻)

另一种情况是我们习惯用外语来说某样事物,当要用华语来表达的时候,很多词语概念无法由外语转换成华语。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只好将外语词语直接引入谈话。针对这种语言夹杂的情况,一些语言学者不称为语言马赛克,而称为语码混用,语码混用的主要原因为词汇的缺乏,导致我们无法使用主体语言来表达,以下便是一个例子。

甲:明天的presentation 你准备得如何了?
乙: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带projector 去吗?
甲:大会应该会准备好projector 给我们, 我只是将我们的资料 backup
pen drive里。
乙:哦,我没有backup,我只是带了notebook 去,所有的资料都save
notebook里。
甲:原来你带 notebook去,我可以借你的notebook 吗?
乙:可以,没问题。
甲:你会带mouse去吗?我不习惯用notebook touchpad
乙: 我会带去,你也别忘了online 填资料,不然主办当局没有我们的资
料。

以上对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常说的。短短的对话,就夹杂了许多英语的词语,如presentation (发表会) projector (投影仪) pen drive(优盘、闪存盘)、backup (备份),notebook (笔记本电脑)、save (储存)、mouse (鼠标)、touchpad (触摸板)、online 填资料(在线填资料)。

除了以上例子外,我们习惯用其他语言的词语来表达,如:U turn (掉头)、手机charge 电(手机充电)、charger (充电器)、keyboard (键盘)、汽车的steering (转向装置、方向盘)、power steering (动力转向装置、动力方向盘)、external hard disk (外置硬盘)。

在正式的场合、考试时,我们都应该说正统的华语。马来西亚式华语虽然具本地色彩,但是现今是地球村的时代,如果我们所用的会妨碍交流,或者闹笑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注意所使用的词语。这里说个笑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夏天,有个马来西亚人到北京旅行,因为天气非常炎热,这人忍不住说:“真是热到beh tahan。”
地陪听到了好奇地问:“哦,即使天气热,你晚上睡觉也不打鼾吗?”


延伸思考:
你平日说话的时候,会夹杂哪些语言?以下这段文字换成纯华语,应该如何说?


  关于你的事情,我们必须当special case来处理。我们也不想involve太多人在内。我们认为这种situation再持续下去,对双方都不好。我们的上头需要更多的information,以做出正确的decision.

Tuesday, August 09, 2011


新版《新华字典》“满月”

——我们的感谢与回应

《新华字典》第11版自75日发行以来,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社会反响热烈,我们衷心感谢广大读者的鼓励和厚爱。其间,也有读者对新版《新华字典》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广大读者的参与,对辞书质量的提高不可或缺。对于读者的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归纳成类,借新华网的平台作如下回,以表示对关心新版《新华字典》的读者们的尊重和感谢。

一、关于字音

1.“粳米”的“粳”jīng

有同志建议,“粳”应该根据南方一些地方的读音改注gěng。“粳”,《广韵》古行切,平声庚韵,见母。此字为二等字,北方多读细音,南方多读洪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统读细音jīng,故现代汉语类辞书遵从《审音表》注作jīng音。

2.荫yìn “荫”

本有阴平yīn和去声yìn两读,《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yìn,只能用于“封妻荫子”“荫庇”等词。这样,原来的“树荫”“林荫道”只能写作“树阴”“林阴道”了。此规定公布以来,很多读者出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不太认可,仍然使用“树荫”“林荫道”,网上对此问题反应强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做了变通处理(事前曾征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得知语委将对《审音表》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荫”字下根据历史和语言实际收了yīnyìn两个音,兼出“林荫道”和“林阴道”。我们认为应该尊重和执行国家的规范标准,但是当少数规定明显不符合语言实际时,辞书可以做少许变通,为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预留空间,这恰是对待规范标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括注读音的问题

有网友认为,“韦长”(chàng)的释文“古代盛(chéng)弓的袋子”和“厕”释文中的“参与(yù)”的括注音应该删去,理由是其他地方这两个字的括注音都删去了,此两处是漏删的。其实,新版《新华字典》修订时商定了一个细则:一字多音,在释文特定语境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不再括注读音,如不容易判断或容易读错的话,可括注读音。这种原则既管一般,又照顾到特殊。“韦长”(chàng)字生僻,跟一般盛东西的器皿不同,读者很难想到它是盛弓的袋子,在释文中给“盛”加上注音,便于读者迅速理解字义(不必在chéngshèng之间选择)。“参与(yù)”虽是个常用词,但很多人错读为cānyǔ,给“与”字加上括注便于纠正误读。我们认为有些原则不能一刀切,要以便于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为目的,该一致时一致,该个别处理时个别处理。

二、关于异形词

网友对新版《新华字典》中既有“制服”又有“制伏”、既有“脚趾头”又有“脚指头”不认同,认为二者自相矛盾;对把“叽里呱啦”写成“叽哩呱啦”不认同,认为后者的“哩”是个错别字。

1.“制服”和“制伏”

所谓异形词,是指书面语中音义相同、用法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汉语书面语中异形词很多,目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只对其中的338组提出了推荐词形,属于柔性规范;另有几家民间机构对另外的264组进行了内部协商,约定了推荐词形,不属于正式的规范。“制服”和“制伏”既不属于338组,也不属于264组,两词貌似词义完全相同,实际在使用上仍有细微差别,不宜简单化处理。

2.“脚趾头”和“脚指头”

个别网友批评新版《新华字典》“脚趾头”跟“脚指头”混用,引用内容为:

biāo[瘭疽](jū)手指头肚儿或脚趾头肚儿发炎化脓的病,症状是局部红肿,剧烈疼痛,发热。

zhǐ 脚:~高气扬(得意忘形的样子)脚指头:~骨|鸭子脚~中间有蹼。

我们认为,仅根据上面的内容就得出《新华字典》将“脚趾头”跟“脚指头”混用的结论,理由不足。

首先,字典释文应尽量避免重复词目,在“趾”字头下不宜用“脚趾头”做注,所以选用跟它可通用的“脚指头”来解释,这并不意味着《新华字典》主张“脚趾头”与“脚指头”混用。其次,“脚趾头”和“脚指头”这对异形词目前还没有规范,实际应用中“指头”也可以指脚趾,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指头】条注:“……也指脚趾。”《汉语大词典》的释文跟《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相同,注为:“趾:脚指头。”这样处理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3.“叽里呱啦”和“叽哩呱啦”

个别网友说,“叽哩呱啦”的第二个字是音节衬字,无义,其规范当作 “里”。据我们所知,目前这两个词形还没有确定规范,写哪个词形是选择问题,不是对错问题。

“叽哩呱啦”为四字拟声词,形容大声说话的声音。从词的结构上看,这是个逆向变韵重叠词,即“呱啦”逆向变韵重叠为“叽哩” (古“叽哩”的声母跟“呱啦”相同,韵母不同于“呱啦”[kilikuala])。所以,从词的结构和意义来源看,写作“叽哩呱啦”是不错的(一些小学老师来信建议:既然是拟声词,四个字都加“口”更便于掌握)。此类四字拟声词的第二个字现在确实已多写作“里”,为从众从俗,可以写作“叽里呱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对语言的词汇加以规范,有时应体现柔性原则。建议老师们别出此类考题为难学生,如果出了,也别以或对或错论处,把两个都算对的答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 “栏杆”和“阑干”

有网友指出,应该把“楯shǔn”字的释文“阑干”改为“栏杆”,这个意见可以吸收。虽然释作“阑干”并不错,但“阑干”毕竟不如“栏杆”好懂。

5. “的”与“地”

有网友指出,新版《新华字典》把“加以适当的整理、加工”改作“加以适当地整理、加工”不妥,我们同意,还是不改为宜。

、关于复音词或义项的增删

1. 有网友询问:为什么要删去“合作社、马达、马力、煤油”等词?

大家知道,“文革”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词典,《新华字典》为了解释字义和为大众提供方便,适当收录了一些复音词,一定程度上兼任了词典的作用。现在各类词典数不胜数,《新华字典》除了配合释义的需要列出一些复音词外,已没有必要过多承担词典的功能了。

另外还有一个实际问题,新版《新华字典》新增加了800多个正体字和1500多个附列繁体字,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增加一些必要的新词新义,如不适当删旧,就会大幅扩展字典的篇幅,从而改变《新华字典》作为一部小型语文字典的定位和规模。删去一些现在已很少使用的词语不会影响释义,又能腾出篇幅,实在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2. 有网友质疑:新版《新华字典》增加一些网上“潮语”,是否不够郑重严肃?

新版《新华字典》在一些字头下新增了近几年盛行的所谓“潮语”义项,如“门”(负面的事件)、“晒”(展示,公开透露)、“秀”(表演,展示)、“族”(比喻有共同特点的某类人)等。 此外,还在一些义项下新增了一些例词,如:“手⑥”下增“手机、手包”,“族③”下增“上班族、追星族”,“网④”下举“网页、网站、上网”等。这样做是为了反映语言的新变化、新面貌,从而体现字典的时代特色。

我们认为,向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习,也包括网民的语言在内网络语言新鲜活泼,其中有表现力、有生命力的词语已广为社会大众接受并在主流媒体上使用,辞书应从实际出发,适时收录。普通话词语只有海纳百川才有源头活水,永葆蓬勃生机。当然,把所谓“潮语”收入词典应该十分慎重,对于那些尚未立住脚的新词语,应该等一等,看一看,不必急于入典。至于我们在这方面拿捏得是否恰当,还请网友提出意见。

四、关于社会生活类禁用词

个别网友根据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中“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的通知,批评《新华字典》在“子”字下列举“瞎子”的例词是对盲人的不尊重。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会。请看《新华字典》670页:

子⑩(zi)名词词尾。1.加在名词性语素后:孩~|珠~|桌~|椅~。2.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语素后:胖~|拐~|瞎~|乱~|垫~。

字典所举例词只是为了说明词尾“子”用在形容词、动词后能够构成名词,这些带“子”尾的名词都是现代汉语常用词,辞书收词、举例不能一概回避。这跟对社会生活用语的文明规范或道德取向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正如词典为了全面描写词汇面貌,也要收一些脏字和骂人的话,这并不表明词典提倡人们去使用。

实际上,生活中包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中免不了要使用这些负面意义的词语,词典如果不收它们反倒是不应该的。这里仅举《毛泽东选集》中的两段文字供参考:

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五、关于字形

个别网友对《新华字典》第11版少数字的字形提出疑问,为此,我们依据国家现有的字形规范标准,对这些疑点逐一做了核查。目前的核查结果是:无一例属于错字问题;无字形结构上的偏旁错位和部件错置;无笔画数的误差和基本笔画的错换。所提疑问主要集中在笔形上(如:横在某位置上是否改为提,竖弯钩在某位置是否改为竖提等等)。现举例说明如下。

1. “艇”的部件“壬”末笔短的问题。

《新华字典》第10版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把“廷”中“壬”的末笔横调整为下横长;后来,国家语委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决定仍按照《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恢复为下横短,因此新版《新华字典》含“廷”的字中,部件“壬”的末笔横均改为比中间的横短,“艇”也做了改动。我们采用的是方正字库里的标准字形,“艇”字中的“壬”末笔横的长度比中间横略短。现附《新华字典》第10版和第11版两个艇”的字形放大样,供读者比较。

2.“黑”居左的“默、黔”等字第8笔是横还是提的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黑”居左的“默、黔”等字第8笔是提,依据的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字形符合规范。

3. “徵”字中间末笔是横还是提的问题。

新版《新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05/c_121818612.htm字典》 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徵”字中间末笔是横,与现有的字形规范标准相合。

4.“包”“仓”居左时末笔是否改为竖提的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中的“刨、创、鸧、戗”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字形完全一致,符合规范。

5. “瓣”“掰”中间“瓜”的末笔的捺是否改为长点的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中“瓣”“掰”中间“瓜”的末笔是捺,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字形无差异,符合规范。

6. “魅”中“未”的末笔是捺还是长点的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中“魅”中“未”的末笔是捺,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字形一致,符合规范。

7. “辱”等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的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中“辱”是上下结构,以它做偏旁的“褥、溽、缛、蓐”是半包围结构,其字形结构完全依据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縟”作为“缛”的繁体字,在《简化字总表》里附列于“缛”之后,新版《新华字典》中的字形与《简化字总表》里的字形相合。“媷、嗕、鄏”在新版《新华字典》中未收。

以上是我们的简单答复和回应,如有不妥,请广大网友和读者指正,希望继续就《新华字典》提出宝贵意见。


Thursday, July 07, 2011

穿鞋的追光脚的 新《新华字典》与网络拼速度

  在中国人人皆知的字典《新华字典》昨天变脸。最新的第11版《新华字典》将“房奴”、“晒工资”、“秀场”、“学历门”等新词收入,删掉了“手机”、“合作社”等旧词。围绕这部小字典的变与不变,读者议论纷纷。从今天起,读者就可以从上海各大书店买到这部新版字典。

  变:广收新词引担忧

《新华字典》推新版,定价(单色本)从2004年第10版的16元,上涨至19.9元。因此必须以新貌示人,这恐怕是《新华字典》修订组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经过7年多的修订编纂,昨天首次亮相的第11版《新华字典》,果然让人耳目一新。

  按照出版方商务印书馆给本报提供的数据,新版字典共收单字1.3万个,以字统词,收带注释的词语3300多个,新增正体字800个,新增繁体字1500个,新增异体字500多个。小小一本《新华字典》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其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

要让人耳目一新,最重要办法的就是紧跟潮流。比如“晒”字,新版字典就增加了“展示”的释义,以求解释什么是“晒工资”。“秀”增加了“表演,展示”的释义,以求和“作秀”等热词相呼应。“门”则增加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的注释,紧跟着的举例就是“学历门”、“考试门”。

  变化之中不仅有增,还有删,比如“手机”就被删掉了,理由是这个词已是众所周知,不需要再解释了。“合作社”却是以该词已经过时为由而被删。

  总之第11版《新华字典》很新很时尚,这在让人欣喜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担心。读者王先生昨天在网上发帖称,新版《新华字典》都快成“流行语发布平台”或“热词总汇”了,“收入新词,应该选择那些经过了时间沉淀的词汇,比如‘晒’和‘奴’只是网络上用得多,绝大多数国人还是不用的。一味求时髦,博人眼球,只会使得字典丧失权威性。”

不变:编纂者自称严谨态度没变

  事实上,《新华字典》的权威性,这几年一直在遭受质疑。2006年读者马捷以找出第10版《新华字典》4000处错误,状告商务印书馆。2009年,读者陈先生也以找出第10版《新华字典》22638处差错,而这些差错会对读者造成知识性伤害为由,将商务印书馆告上法庭。这些官司虽然最后都无一胜诉,但敢于质疑《新华字典》似乎在读者中已成为一种共识。

  此次,第11版《新华字典》新词迭出,自然又让读者担心是否会存在编纂过程中的不严谨。对此,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副主任、《新华字典》第11版编纂主持人之一的程荣对记者表示,读者完全不用为这部字典的严谨性担心。在编纂过程中,编写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并参考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整部字典审读多达10次,校对多达15次。

 程荣以新增地名为例,《新华字典》决定要增加一个地名前,首先修订人员要熟悉各省区市地图,然后把不确定的地名读音标示出来,打电话到对方的民政局、教育局或其他部门,询问具体读音,再把反馈的意见记录下来。将最疑难的问题交给所里的“方言研究室”,请这些专家去现场实地考察,最终得出结论。

  当然,《新华字典》对于新词也并非“谁新就收谁”。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就向记者表示,起码如“童鞋”、“神马”这些网络热词,新版就拒绝收入,“网络热词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种调侃,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稳定性。《新华字典》应具有引导规范和标准的意义。”(记者 郦亮)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用白话注释和举例的小型汉语语文辞书,对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从1953年初版至今,《新华字典》共推出过11个版本,累积发行量达到4亿多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

Wednesday, June 22, 2011

“学校”名称的演变

             古时侯,学校有不同的称呼,古代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孟子.腾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夏朝比箭叫做“校射”,因此学习射箭的地方或者教射的官员都称为“校”。“序”原本是指正房两侧的厢房。古代学校设在堂的两厢,因此学校便称为序。 古代,序又分“东序”和“西序”。“东序”是是贵族和其弟子学习的地方。“西序”则是平民学习的地方。“庠” 本来是礼官养老的地方,古代也称学校称庠。《礼记》里便有这么一句: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养庶老于。郑玄注: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代的时候,学校称为“学”和“瞽宗”。“学”又有“左学”和“右学”的分别。“左学”是专为“国老”而创,“右学”则是“庶老”而设。“瞽宗”是以习音乐为主。西汉时的时候,学校分为太学和和置学宫两种。太学是由中央管辖,是国家最高学府。置学宫则是属于地方上的学校。

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的盛行,学校是培养官员的场所。当时的学校分京师学和州县学。京师学隶属于国子监,包括以下六种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宋代民办的教育机构称为“书院”。“书院” 全面普及于明朝和清朝。

中国近代的办校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一定的系统和统一的章程。清末的时候,废除了科举考试,各大小书院改为学堂,并参考外国的办法来实行教学。清末可以说是建立了小学制度。中国最早的国家学制称为“壬寅学制”,颁布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时便称学校为“学堂”。至今福建和潮州方言仍称学校为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1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119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通令》,将“学堂”改称为“学校”。   学校这名称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Saturday, June 11, 2011

蓝牙的由来

蓝牙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这个词儿直译字英语“Bluetooth"。为何这种广泛运用在电脑和手机的通讯技术会称为”蓝牙“ 呢?
蓝牙的由来还有段故事呢!蓝牙的名字来源于10世纪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的绰号。话说这为国王喜欢吃蓝莓,牙齿也被染成蓝色了,因此这位国王有了“Bluetooth" 的绰号。Harald Blatand 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当时四分五裂的瑞典、丹麦和挪威统一起来。
1994年,爱立信公司开始研发蓝牙技术。1998年,爱立信、IBM、诺基亚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联合推出的这项无线网络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取名位蓝牙,以纪念Harald 并取其“统一”的含义,

Monday, March 28, 2011

“杯葛”的由来

“杯葛”指“有组织的抵制行为”。杯葛此词是英译自英语“boycott"。 英语的boycott 是爱尔兰西部 Mayo 县地主 C.C Boycott 上尉i的名字。话说1880,Boycott上尉对佃农进行压榨和虐待,并强行强行收回佃农的土地,因而激起爱尔兰佃农的愤怒。这些佃农发起了对 Boycott的抗议运动。 从那时起,杯葛成为抵制剥削、压迫,特别是抵制外货或绝交的同义词。今天,“杯葛”多用在有组织的抵制行为。 资料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Saturday, March 19, 2011

谈自行车和脚踏车

在我国,脚踏车的实用率比自行车来得高。闽南方言将自行车称为“脚车”,在香港、澳门地区则称为“单车”。

自行车此词出现得非常早,早在1634年,邓玉函和王微以“自行装置”的意思用过这个词。过后,张德彝也用此词来指他在瑞典露天游艺场所见到的自行机器。这时候,自行车仍没有“脚踏车”的意思。到了1868年,《教会新报》里有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并希望中国也使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1870年的《教会新报》有篇文章提到上海已经有很多自行车了。因此“自行车”此词也开始广泛地被使用。

脚踏车此词出现得较晚,在1876年第一次出现在《格致汇编》(《格致汇编》是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 里提到脚踏车是自行车的俗称。

资料来源:《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汉语词典出版社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华乐的名称

用中国的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和新加坡称为“华乐”,在台湾称为“国乐”,在香港和澳门称为“中乐”,在中国称为“民乐”。
仔细看这四个国家的名称“中乐”“华乐”“民乐”和“国乐”,拿掉“乐”字,就成了中华民国。

Sunday, November 07, 2010

黑名单的由来

黑名单一词源自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中世纪的时候,这些大学规定如果学生的行为不良,大学当局便将姓名、行为记录在黑皮书上。后来,也有商人利用这个方法将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
到了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同年12月,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宣布美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正式实行《麦卡伦法案》,他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按名逮捕大批专制人士。从此,黑名单的用法由此而固定下来了。

资料来源:《全球华语词典》,百度百科

黑马的由来

我们多用黑马来比喻比赛或者竞选中出人意料地优胜者。
“黑马”词源于19世纪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有一处对赛马的描写,一匹不起眼的黑马在比赛的最后关头超越过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出人意料地赢得比赛。

资料来源《全球华语词典》

Sunday, October 17, 2010

为何一场空是“得个吉”?

粤语“得个吉”指一场空。为何一场空是得个吉呢?
根据《全球华语词典》的说法,粤方言“空”和“凶”同音,忌讳说“空”,把空说成吉。又因粤方言“吉”与“橘”同音,故“得个吉”也作“得个橘”。

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大耳窿“的由来

大耳窿此词源自香港,后来才传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放高利贷者为什么会被称为“大耳窿”呢?其中一个说法是早年放高利贷者,把银元放在耳郭里,表示自己有钱可以借给人。有的,还可以夹多几个硬币。因为长年累月如此,把耳郭撑大,所以大家称这些放高利贷者为“大耳窿”。

资料来源:《全球华语词典》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哭字溯源

哭字下为什么是犬呢?关于哭字的字源的其中一个说法是如此。

是哭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哭”字是由喪简化而来。喪从(四个口,表示众口),从桑,表示众口喧哭在桑树下。古时候,丧事用桑枝作为标志,今天丧事时所用的纸幡便是遗制。因此,民间便有“宅后不种柳,宅前不丧”的说法。

因为桑和喪的读音相同,由于表意侧重不同,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字形。金文的桑分化为喪和器(为泣的会意字)。到了篆文,桑变成了犬形,下边加“亡”表示死亡,四张口加犬字的便是器。器最早的意思是悲伤得哭不出声音来。后来,器被借用来表示器物。哭丧的哭,便由“器”省去两个口,写作哭来表示。

Sunday, July 25, 2010

" 教科书”的由来

“教科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光绪32年(1906年),当时满清政府设立了图书局,并开始编译和审定教科书。图书局先后公布了“第一次审定初高校暂用教科书凡例”,已经颁布“初小国文教科书”与“修身教科书”,这是官方文书中第一次出现“教科书”的字眼。

“教科书”最初只是指“课本”,随着知识爆增和资讯科技蓬勃的发展,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教科书的形式也起了变化。随同教科书一起编的有教师指南、学生的作业簿等。因此,教科书的涵义有逐渐扩大的现象。

Saturday, July 24, 2010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行 收录"微博"等新词

 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创造200万册销售成绩后,历时6年修订的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近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词目7万多条、例证8万余条,其中增收了包括“微博”“低碳经济”“减排”等大量新词语、新义项2600余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互联网等各方面。

  该词典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李荣、许嘉璐等先后担任首席顾问,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李行健担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于春迟表示,“规范性”仍是词典的鲜明特色,新版词典以促进全民规范使用母语为目标,在编写中严格遵守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更注重服务语文教学,强化词典的实用性,特别根据全国各地高考中反映出的学生最容易用错、用混的形、音、义、用法编写了重点提示5500条。

  历时11年、100多名专家参与编撰的第一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2004年面世以来,以其规范性、实用性和时代性荣获了全国优秀畅销工具书奖等多个奖项,入选了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得到了全国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的肯定。据悉,该词典也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图书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责编:郭筱紫

转载自http://www.cctv.com/cctvsurvey/special/01/20100623/104600.shtml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新年谈“年”


“年”是会意字,最早的时候与谷物有关。甲骨文的“年”,上面是禾,下面是人。人负禾,表示庄稼成熟。根据《说文解字》:“年,谷熟也。”“年”的本义是谷物成熟。《诗. 大雅. 云汉》:“祈年孔夙。”

“年”从谷物成熟引申到“一年的收成”,如《诗. 周颂. 丰年》:“丰年多黍多(禾余)”,上古的时候,庄稼一年一熟,因此“年”转指“十二个月为一年”。

“年”从“十二个月为一年”引申到“年节”,宋朝陈师道的《早春》:“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 。“年”从“年节”引申到“年龄”,如《史记》里的《贾谊传》:“是时贾生年余,最为少”。过去,给长辈写信,通常会用到“年高德劭”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年龄大,德行高”。






Tuesday, November 10, 2009

"东道主”的由来

我们常将请客的主人称为“东道主”,“东道主”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东道主”是出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里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郑国在秦国的东方,如果让郑国独立存在,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如果有缺少什么东西)就让郑国供应他们的资财食用物资,对于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后来,“东道主”被广泛使用,作为主人的意思。如唐朝的诗人李白的《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便有这么一句:“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有关东道主的故事如下: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

故事摘自http://www.hudong.com/wiki/%E4%B8%9C%E9%81%93%E4%B8%BB

Tuesday, November 03, 2009

宋体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法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呀!可是有一种字体,却不提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就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习惯,应该叫秦体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字。

(郑红编《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年5月,6666:21)
谢谢杨欣儒讲师提供资料。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邮箱之谜@作者萧丽芬的话

自己曾经也如此充满期待打开邮箱,总希望邮箱里有写给我的信,萧丽芬在《邮箱之谜》的序,让我一再看。

在email 还没有盛行的时候,邮箱每天都很忙碌,大家总是充满期待地打开它,希望收到来信。
我小时候曾经认为这样一个箱子,竟然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件,肯定拥有魔法。
直到现在,寄信的人越来越少,邮箱渐渐被冷落了。

静静地站在路边的邮箱看起来满怀心事,每次路过,都觉得似乎要发生什么奇怪的事,于是我选择了邮箱作为这个故事的开端。

没有信件的邮箱像极了一个张开大口的黑洞,时间和空间都被卷入其中。

一旦开始,便接二连三发生出乎意料的事件,比如始终带着面具的茂伯、比如收到自己写给自己的信,还有在时间停顿的房子里,遇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我被自己的故事牵引到无法控制的奇异境界里,差点不能自拔。写完后,我再不敢随意打开邮箱了!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邮箱之谜》的故事,欢迎你浏览http://dashuchubanshe.blogspot.com/

Wednesday, October 14, 2009

蓝蜻蜓之谜@作者萧丽芬的话

最近忙着《蓝蜻蜓之谜》的出版的工作,很喜欢作者萧丽芬写的“作者的话”,有种和读者对话的感觉,贴上她写的序与大家分享。

一直觉得蜻蜓长得超帅的,无论外形或是飞行技术,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昆虫界中,闪闪发亮。

人类甚至仿照它,创造出直升机。由于它只在无污染的水源生存,所以是环境污染的指标之一。

因此,在开始创作这个系列的时候,毫无疑问地,蜻蜓率先以它优美的姿态落在我眼前:嘿,写我吧!

就这样,我踏上了追寻蓝蜻蜓的紧张旅程

至于为什么是蓝蜻蜓,而不是别的黄色绿色或紫色,告诉你,是蜻蜓自己决定的!

在构想故事的时候,我忽然灵光一闪,脑海出现一片宝蓝色的蜻蜓天空!

接着,蓝蜻蜓以它独有的方式引领着我,一步步走进它们的谜样故事,从一次简单的旅程发展为一段奇异的经历,促使我写下这个连自己后来重读都感到迷惑的《蓝蜻蜓之谜》。

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浏览以下部落格:
http://www.dashuchubanshe.blogspot.com/

Thursday, October 08, 2009

大树出版社部落格

这是我和同事负责格的部落格http://www.dashuchubanshe.blogspot.com/,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树出版社主要是出版儿童读物和少年小说。在11月20日将推出四本小说,分别是《蓝蜻蜓之谜》《神秘电话亭》《邮箱之谜》和《神秘盒子书》。

Sunday, September 20, 2009

44个汉字的写法为何要微调

(2009年8月20日 北京晚报 周健森)
因为涉及对44个汉字的字形作了微调,正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引起了广泛争议。昨天有媒体在报道中将此次微调戏称为“动刀整形”,一家网站进行的调查更是显示,近93%的网民“反对调整44个汉字的写法”。

针对这一情况,本报记者昨天再次独家专访《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王老师不但是这次《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主要负责人,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她对媒体报道和网民议论中存在的误解和争议,进行了澄清和解释。

44汉字写法调整
①“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②“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③“巽、撰、馔、噀”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④“亲、榇、杀、刹、脎、铩、弑、条、涤、绦、鲦、茶、搽、新、薪、杂、寨”的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⑤“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⑥“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⑦“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网友:以后都不会写字了
解释:现在不会影响手写体
引发此次争议的内容,是《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中的第九条,该条内容提出,“本字表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笔形变异规则为依据,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与规则不一致的44字作了字形微调。”此次调整中,“琴”、“亲”、“杀”、“瞥”、“唇”等常用字的个别部件有了细微变化。
对此,有些媒体引用网民的口吻说:“今后辅导娃娃写字都有问题”,还有网民认为调整后的字形不符合自己原有的书写习惯,“连字都不会写了”。针对这一说法,王教授说:“此次字形微调,只涉及汉字的印刷字体中的宋体字,不涉及手写字体。”
她解释说,宋体字形是一种由雕版印刷字形发展来的艺术字形,并不适合书写;在识字教学中,小学1至3年级的语文课本用楷体字印刷,4年级以后的语文课本改用宋体字印刷,但在讲解生字时仍用楷体字,正是因为楷体字是手写体字,而宋体字是以满足阅读功能为主。
王教授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首先要面向文本印刷,此次字形规范尚未涉及楷体字规范。她特别提醒,教师和家长教给孩子写字或自己写字千万不要仿照宋体这种印刷字体,还要用原来的楷体。至于今后楷体字是否也要作一些微调,她说这要和书法界、小学语文教育界商量,“现在还谈不到。”

网友:汉字整形带来混乱
解释:字形规则并不难
从网民的意见来看,不少网民并不理解此次调整字形的规则;而一些主张字形调整应“慎行”的媒体则表示,既然原有的字形已被广泛接受,“改头换面”就会给人们识别带来混乱和麻烦。另外,虽然只是个别笔画的微调,但还是有人认为调整后的字形看起来有些生疏。

王宁教授对此的解释是:“这次字形调整,并没有订立新的规则,只是沿用了《印刷通用字形表》本来就有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也是大家在汉字书写时,早就习惯了的笔形变异规则。”
此次引起较大争议的“琴”等字,其左上角的“王”的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王教授分析说,汉字书写时,左边偏旁最后一笔如果是横,应当变成提,这是书写连续性带来的习惯。例如“地”字中的“土”就是“提土”,而“玩”、“玲”、“珏”等字的左边都是“提玉”,惟独此次调整的“琴”、“瑟”等字此前没有遵循这个规则。“现在改过来,就是为了让它们与其他字一致,合乎规则嘛。”

网友:这是“瞎折腾”
解释:调整有必要
一些观点偏激的网民,将此次字形调整视为“瞎折腾”。比如另一个引发争议的“唇”字,其中的部件“辱”,从原先的半包围结构变为了上下结构;“蜃”、“溽”、“褥”等字也都做了类似的调整。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宁教授以这些字中的部件“辱”进行分析:“大家可以看看原先的宋体字‘辱’,它的字形本身就是上下结构,为什么用作其他汉字的部件时,却要变成半包围结构呢?”在她看来,调整这些字的字形,就是要改变这些不统一的现象;而调整的依据,则是看哪种结构更加合理。“从字理上讲,‘唇’字是‘从口辰声’,‘辱’是‘从辰从寸’,显然是写成上下结构才合理。”
但是,并不是所有不符合字理的结构都要被调整。例如“腐”、“糜”等字,都存在类似的结构问题,但是并不在此次字形调整之列。王教授解释说,汉字在楷化阶段时,为了字形的美观,已经有不少地方违背了原来的字理,但是“腐”、“糜”等字的结构规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致的。

“正是考虑到大家的习惯,为了不让大家‘折腾’,才没有对这些字进行调整。”王教授说,“只有遇到字形结构不一致的字才会改,既然要改,照顾一下字理不是更好吗?”她认为,不论是使用还是书写,同一个形体在不同的汉字中遵循一致的结构规则,才能更方便大家使用。

网友:“亲”们调整没必要
解释:新字形更容易学习
其实,此次调整的44个汉字字形,只占原字形的0.57%;而为了确保调整后的新字形能够便于使用,此次调整时曾多次征求过语言文字专家、书法艺术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大家最后一致认为,经过调整后的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更加合理,在对汉字进行讲解和分析时,也很有好处。

在研讨时,从事汉字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们,对于调整字形更加支持。

就拿这次在网上争议最大的“亲”、“杀”、“茶”、“杂”等字为例,其下面部件“木”是否应该带钩,就曾给老师们带来很大困扰。非常多的资深语文老师反映,以前“木”字底分为“大木”(不带钩)和“小木”(带钩),没有什么理性根据,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经过调整之后,只要记住“底木一律不带钩”就可以了,省事、好记又合理。

在王教授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依据“横竖撇点折”为序的笔画检字法,是能够体现汉字特色的检索定序方式,哪怕是一横一点的笔画,都决定着一个汉字在字表中的序列位置,进而影响着一些重大工作中的排序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通过规则来调整汉字的笔形变异,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

虽然听到了来自媒体和网民的一些争议,但是王教授仍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大家都在关心汉字的问题,而这种广泛的讨论也是信息时代的特征。”她同时表示,作为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负责人,大家有任何好的建议或者不同意见,她和专家们都非常乐意听取。

(转载自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7/info1251105155134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