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08, 2009

消失的童年

我常听身边的人说现代的孩子多幸福,因为他们拥有了许多我们童年时不曾拥有的东西;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比较不幸福,因为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属于物质的,再加上考试的压力,使他们失去纯真的童年。每当我听如此的论述,总是保持中立的立场,因为我总觉得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幸福,而且我们不能用以前的童年生活的准则,来看待现今孩子的童年。

后来,看了尼尔·波兹曼写的《童年的消逝》后,令我思考现在孩子童年的问题。这本书除了阐述“童年”的产生、发展外,还阐述了“童年”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书中也提到文字、印刷、电视等都让“童年”的变迁和逐渐的消逝。

看看今天的小朋友的童年生活确实与我们有很大的不一样。有次和一位老师谈天的一番话,令我感触更深了。那位老师告诉我,一天他的孩子问取他邮票是怎样的,他听了,先愣了一会,他怎么没有想到那五年级的孩子不知道邮票的面貌。后来仔细一想,这件事可以是可以理解的,家里的信都是属于银行或者政府部门的,这些信都不贴邮票的。自从有了电子邮件后,与朋友的通信方式,便是通过电邮。农历新年时,因为送短信息和电子贺卡的便利,亲友也不寄贺年卡,

这位老师的这番话使我回忆起儿时集邮的点点滴滴,依稀记得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有次看到邻家的大哥哥拿出邮册向我显耀,顿时我就被他邮册里的邮票给吸引了,当时我看到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图画的邮票,就被这些邮票给吸引了。当时我想,自己也要收集邮票。回到家,我便和姐姐商量有关集邮的计划。我的建议很快的被姐姐接受了,于是我们便展开了收集邮票的行动,首先我们瞄准了爸爸的信,央求爸爸将不要的信封给我们。接着,我们厚着脸皮向邻居讨他们不要德信封。假期时,等待邮递员的到来,更是我们的欢乐时刻,当我们从邮递员接过信后,便会要求爸爸将信封上的邮票给我们。

那时候左邻右舍的小孩都掀起了集邮的热潮,大家一有空的时候便拿出各自的邮册来欣赏,交换邮票。我们的交换可不是一枚邮票换一枚,有时是两张殖民前的邮票换一张新加坡的邮票。有时候,邮票交换成功与否,还得看交情。除了收集邮票,我们也开始收集首日封,当时我们不致到邮局什么时候会出首日封,为了不错过买首日封,空闲时,我便会步行都家附近的邮局问:“Hari ini ada keluar sampul surat hari pertama?”结果,邮局里的人都认识一个国语讲得不是很灵光的女孩常来问什么时候会首日封的会出版。因为零用钱有限,我们每次只买一封首日封。们姐弟还会分工,由我出钱买首日封,弟弟则出钱买邮册。

随着升上中学,繁重的功课和无数的补习,渐渐地让我们放弃了收集邮票。那几本邮册就这样一直被我们放在书架上。有次回家乡时,心血来潮拿了那些邮册来欣赏,并和姐姐谈儿时集邮这得点滴,当教师的姐姐有些感慨地说,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不太爱收集邮票。电脑的普及,各种新颖的游戏总是吸引着他们。他们也没有耐心收集和整理邮票。姐姐还有点惋惜的说,现在的孩子体会不到集邮那种“收集”“等待”和“分享”乐趣了。

现在回想起来,集邮的日子添加了我童年不少的乐趣。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集邮这爱好会不会在我们未来孩子中消逝呢?

1 comment:

紫君 said...

我想过集邮,但是……只是“想”过啦!!我想,90年以前的,都还晓得什么是邮票吧?至少,我在用着,然后用太多,被妈妈投诉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