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收科”此词时,你能猜到此词的意思吗?《当代港台用语辞典》对收科的解释为“了结,煞尾”。
百度百科对“收科”的解释为“ 读修(seo,阴平声)火(fo,阴平声)。意近收场、结局。用于喻指较难收拾的场面,例:“我都唔知佢点收科!”(我都不知道他怎么收拾这样的场面)凡属不太容易收拾的场面,广东人爱说“收科”,不说收场。”
我在《广州日报》找到此词的来源:
做事半途出问题,局面难以收拾,广州人常用“收科”一语去表述。一项工作完成了就说“煞科”。“收科”、“煞科”都是宋元间的戏曲行语(或术语),并于当时渗入民间成为口语,再传入广州方言的。
在现存的宋、元及明初的戏文、院本、杂剧的剧本中,常可见到“笑科”、“见科”、“打科”等舞台指示词,这个“科”是“科范”的简称,即指演员在舞台上应表演的带有程式化的戏剧动作和表情。明初以后的传奇本子,则改科称“介”,直到今天的戏曲本子仍然保留着这个称谓。
但“收科”这个指示词和“笑科”、“哭科”之类不同,是在一定场合才使用的,多见于南戏本子,如《张协状元》及《荆钗记》、《白兔记》等,在元杂剧中就少用。原因是南戏本子中较多保留着唐宋参军戏的遗迹,亦即是在演出中,碰上净丑脚色出场,便离开剧情,横生枝节,安排一段“插科打诨”,制造“噱头”(这种手法,今天在未经改革和净化的戏曲演出中仍然残存着),当耍笑一番。“闲话休题,言归正传”时,编剧人就安排另一脚色(惯例是用副末)出场,结束这段“插科打诨”,并在剧本上标明“收科”这个舞台指示词。
“收科”一词早在元明间就形成民间口语,例见小说如《喻世明言》等中,不列举。“收科”传入广州方言后,又简化为“收”。如“收”、“你收”等口语,就是从此派生出来的(同“前世唔修”的“修”含义不同)。
“煞科”本义是指全套戏演完,成了“结束”、“完毕”同义词,这就不必多加解释了。
注:我个人觉得认识方言词语是好的,方言词语背后隐藏了丰富的文化,只是我不赞成报章运用方言词语,因为这造成阅读的不便,对学生学习华语也产生不好的影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