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8, 2006

谈“假”

日前,看到一份有关某会馆举办讲座的传单,传单上写着“此讲座假本会馆礼堂举行”,我想主办当局把误解了“假”的意思,把“假”当作“在”用。
其实“假”没有“在”的意思。它的”本义是“借”。如《左传 ? 僖功五年》里便有这么一句:“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晋献公再次向虞公借路攻打虢国”。这句里的“假”便是指“借”。此外, 六书里的“假借字”便是指“借用已经有了的文字来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词”。“假借字”里的“假”便有借的意思。
“假”是多音多义字。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当“假”念第三声的时候,它有五个义项:一、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二、假定。三、假如。四、借用。五、姓。从上述义项来看,“假”完全没有“在“的意思。另外,“假”表示借时,只用在书面语,不用在口语。
当我们用“假某地”,便是指借用某个地方。如果我们举办某项活动或举行宴会的地点是自己的地方,就不必用“假”。在自己的地方办宴会、办活动,何借之有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