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07

距离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很远,
你看云很近。
~ 顾城《远和近》
对我来说,距离就像是玻璃。
我常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多远呢?血缘与血缘之间的距离又是多近呢?民族与民族之间存有怎样的距离?我们和土地的距离又该如何去衡量呢?
一直以来,总以为靠得近,就没有距离。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只要我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多了解彼此,就不会有距离。从小就和其他民族相处得很好的我,总认为我和友族朋友之间没有太大的鸿沟。最近为了编辑教材,需要找一些有关其他民族的禁忌和习俗的资料,才发觉自己知道的是那么的少,所知道的东西是那么的表面。
谈起马来人的禁忌和习俗,我只能说他们不吃猪肉、不喜欢狗、在斋戒月的时候,太阳出来后就不能吃喝。当我要再深入一点儿谈下去的时候,就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时候起,我和友族有道自己也不知道的墙。
从一叠又一叠的资料中,我开始深思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其他民族的了解有多少。或许,在观赏各民族文化表演的时候,大家感觉到彼此的心靠得很近,于是我们轻易地将文化表演和相互了解画上了等号。在佳节互相拜访时,大家忙着问候、品尝美味,一切都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气氛。所谓的文化表演后,所谓的佳节时互相拜访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留下的激情,能让我们更了解双方的文化吗?留下的感动,能将彼此的距离拉近吗?或许,更多时候,文化表演只不过是舞台的一部分,佳节的互相拜访只不过是庆祝佳节的其中一个方式。当热闹回归平静时,我们又回到各自的天地里生活,然后将“了解”和“交流”交给下次的文化表演和佳节拜访。
如果近并不表示没有距离,那么远也不表示有距离。近和远的距离不是以空间和时间来计量的。就像从这里到遥远的神州大地,对我们这辈的人来说是路程的距离。因为懂得中文,因为来自同一个文化源头,我对黄土地有份亲切感。在许多的古诗词中浏览了山水风情,所以我不倦跋涉到那里,去感受诗中的岳阳楼,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让古人和我通过文学,跨越时空的距离做心灵的沟通。从此时到彼时,虽然是岁月的距离,但是有了文学这座桥梁,岁月并没有将我们的距离拉远。通过文字、通过文学,我们是如此的靠近。
对父亲这一辈的人来说,从这里到遥远的神州大地,是血缘与历史的距离。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年轻时的理想,因此父亲对黄土地有份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理解的情感。因为遥远的地方有素未谋面的亲人,父亲对那里便有长长的思念,所以他不倦跋涉,去探望他们。对我来说,血缘太模糊了,家族的历史太遥远了。虽然大家说着同样的家乡话,但是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背景,就像一堵墙,将我们隔开了,我的感觉始终是在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有的距离像透明的玻璃,彼此都能看清对方;有的像黑玻璃,总有一方看不清对方;也有的像半透明的毛玻璃,彼此都看不清对方。无论距离像什么玻璃,我们都得小心拿捏,因为玻璃易碎,破裂的玻璃会割伤彼此的心。

(1 194个字)

Monday, March 12, 2007

汉语为何需要规范?

大马华人日常使用的华语需不需要规范?如果有规范的需要,那么,应该如何规范?规范工作,应该由谁来主导规范?大马的华语规范课题,真有那么难吗?这一期,就由对此课题素来有研究的杨欣儒(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副主席)和谢增英(出版社执行总编辑),发表他们的看法。

Q1.是否使用“正确”的汉语,就不存在规不规范的问题?

杨欣儒:数学可以有“正确”或“不正确”,但是搞语言,我们一般都说“标准语”(standard language)、“标准化”或“规范化”(standardization),规范的华语。

谢增英:“规范”这个词是始自50年代在中国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提出的。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语言规范便是使语言有更好的发展,人们更好的交际。所谓的规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从前不被接受的词语或许将来会被接受;一些字词的读音会改变,如“说服”原来的读音是shuì,现在是shuō;一些原本属于不规范的词语如“饮品”,在最新《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便收入了此词。

Q2.大马的华语使用,需要规范吗?有多紧急?

杨欣儒:我国的华语,向来都受到方言、国语和英语的影响,而目前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语言规范化工作急不来,也必须有传媒的配合,逐步推行。教育部的三大机关,即课程发展司、课本司与考试司向来对中华语文的规范化工作,都积极和紧密的配合。

谢增英: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概念:学英文要学一口“最流利标准”的英语;学华文只要求“可沟通”就好。何以在学习华文不依照它的语言规则来学习?如果我们想将我们的华文搞好,我们便不可以逃避规范这个课题。

Q3:在华文教育方面,由于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华文科在1982年决定与中国接轨,在学校课本里统一使用汉语拼音及简化字。因此,本地学者认为,大马人使用的华语深受方言、英文和马来文的影响,故词汇最难规范,最多歧异。你们的看法呢?

杨欣儒:我国的华语,词语深受方言、国语和英语的影响,俯拾即是,例如方言“标青”似乎取代了“出众”“卓越”,华文报章甚至大标题也是这么印出来;其他如“入伙”“入伙纸”,规范的词语是“入住”“入住许可证”。 受到国英语影响的词语也不少,例子:“吃风”“吃风楼”,规范的说法是“度假别墅”。我们几乎再也听不到“万”字,到处都是“几十千”“几百千”。“巴仙”(百分)、5巴仙应该是百分之五,或5个百分点。 此外,语法也受到干扰。方言影响的例子:写给它完(应该是写完它)、湿到完(湿透、全湿)、看没有(看不到)、你看先(你先看)、给钱你(给你钱)等等。国英语影响的例子:等你在学校大门口(在学校大门口等你)。 所以,语言规范化应该涵盖语音、词语和语法,而其中最困难的是词语规范化,它并不纯粹受到方言和国英语的影响而已,最主要还是大量的新词新语的出现。中国《现代汉语词典》2004年第5版中,才收录了“第一时间”和“光碟”。“出格”词典的释义是“言语行动与众不同;超出常规”,不过“出位”却没有收录。有许多刚出现不久的词语,工具书还来不及给它定位,当然也来不及收录,所以经常给教育和语言工作者不便。

谢增英:如果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来看,语法和语音是比较稳定的,词汇相对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马来西亚的华语可以说是普通话(汉语)的变体。这种变异就表现在新词和借词上。现在,对语言的影响,还包括了网络语言的影响。

Q4:“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是在2004年2月11日成立,主席是当时的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去年初才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接任。该理事会的目的是要统一大马各个政府部门、地方及非华裔领袖的中文译名。 有者认为,在华语规范课题上,教育部欠缺媒体约束力,往后理事会公布的规范词或译名,恐怕不会获得媒体一致采用?你们认同吗?此外,规范华语并要获得一致使用,需要公权力介入吗?规范工作,应该由谁及怎样进行?

杨欣儒:只要传媒达到共识,根据华语规范理事会公布的,采用一致的译名和词语,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例子:登嘉楼、令吉、砂拉越等词语传媒不是一致采用了吗? 华语规范理事会只要是由官方机关管辖,在推行语言规范化的工作上,对传媒还是有一定的制约能力。现在教育部副部长担任主席,理事会在中小学方面推动语言规范化工作应该更加得心应手,因为有教育部三大部门的配合。 华语规范理事会由6个小组,分别是译名(小组主任为吴恒灿)、语音(徐淑芳)、语法(罗华炎)、文字与词语(杨欣儒)、信息(池光荣)、出版(王治强)。在推行华语规范化工作上,要看是哪方面,就由有关小组去进行。 目前最积极的小组是译名组,该组已经进行的工作包括内阁华文译名、国家元首、各州统治者、州务大臣的译名、各州和首府的译名、政府机构、吉隆坡公共建筑物等的译名。该组目前要做的是吉隆坡路名的华文译名、本地食品和水果等的译名。

谢增英:一般上语言规范地工作应纳入国家进展。毕竟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是个相当艰难和复杂的工程。规范的工作由国家来进行,会比较恰当。此外,我们应该有个学术机构,针对我们的用词做研究。根据中国语言学家苏培城的说法: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稳定与演变两重特性;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规范标准要以坚持(对应稳定)为主,调整(对应演变)为辅。

Q5.你们认为,是否应依据中国的来规范词汇?是否应该保留具有大马特色的词汇,譬如“巴刹”、“榴槤”?

杨欣儒:如果是本地专有的词语,我们就必须保留我们自己原有的词语,例子有:新村、组屋、华小、独中、华社、椰浆饭、沙爹、印度煎饼。 有些本地译名或词语会差生混淆,例子:晶露(cendol),本地小贩译为“煎堆”是错误的;煎堆是中国一种用小米面、绿豆面调成的薄饼。英语calculator本地译为“计算机”并不规范,计算机是电脑,应该是“计算器”。本地各华文报纸对ASEAN的译法也不统一,有“东协”“东合”,新加坡则译为“亚细安”,如果要和世界接轨,应该译为“东盟”。 有些实同名异,我们和中国、港台的词语不同,例子:华乐(中国叫民乐,台湾叫国乐),澳洲(澳大利亚,澳洲是洲名,不是国名)、我们用音译的“纽西兰”,中国采用半音译,半意译的“新西兰”。 至于异族的译名,中国必须以“名从主人”的原则,根据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译名手册1》的译法。例子:阿都拉(中国过去译为阿卜杜拉)、纳吉(中国的译名为纳吉部)、我国货币名称令吉(中国的译名为林吉特)。至于中东的人名,我们只有根据中国的一套。

谢增英:如果某个词,如motorcycle已经有了“摩托车”音译词,我们就应该选用它。我看我们的传媒用的有单车、电单车、摩哆、摩哆车等,既然已经有一个统一的音译词,我们为什么不用呢?但是如果有关词语是我国独有的,例如冲格、椰浆饭、巴冷刀、等,就应该保留。中国学者田小琳就把这种词语称为社区词。所谓社区词便是反映本地社区的社会制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词语。

Q6:谈谈你们对于“正音”的看法。有人认为,不必吹毛求疵,只要语言起到沟通的作用,也不必在乎正音不正音。你们的看法呢?谁最需要“正音”?

杨欣儒:教育界和传媒,尤其是中文电台必须注意“正音”问题,因为这两方面都是示范单位,有着教育学生和指导大众的作用。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一开口,听众就知道她们属于哪种籍贯的人,就很难使听众接受她们的语音了。 有些播音员并不注重语音,经常都念错音,例如把“暴殄(tian)天物”念成暴“珍”天物,把“拈(nian)花惹草”念成“沾”花惹草。华语教师和播音员也必须注重轻声、儿化等语音问题。此外规范的语法和词语的掌握,教育界和传媒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规范的程度,要看使用者的身份。如果是商界、小贩、或其他行业,我们的要求是只要他们讲华语就行了,不必强求完全用规范的华语。只是招牌、广告等用的汉字,我们就必须注意,不能用错别字、生造字。

谢增英:发音不准确确实会影响交际。新闻播报员、电视台主持人、语文老师,最需要正音。语言的规范有一定的层次性,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依照一定的标准。而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会有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Q7:你们如何看待中文媒体被指责:没有扮演好使用规范华语的角色?

杨欣儒:在规范课题上,传媒难逃其咎。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与信息本身一样,对大众的影响是极大的,甚至对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有直接的影响。传媒不仅背负着传达信息的任务,而且还负着语言的传播和示范的任务;因此编辑、记者、主持人的语言质量如何,将会直接影响读者、观众和听众的语言水平。 身为传播媒体的其工作者,应该严肃对待语言的使用,坚决摒弃语病,认真研究和把握语言规律。以电子媒体(电台、电视台)来说,除了词语的掌握外,我觉得语音这方面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以平面媒体(报章)来说,在用词、句子的结构上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媒体工作者不可以忽略他们对读者群和听众起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我们建议,传媒可以:

(1)应该多观察最新的工具书,例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多参考主流传媒,即《新华社》的资料;
(3)接受最基本的语言规范训练,《联合晚报》曾让职员接受此训练,还编汇了一本规范指南,效果很好。

谬用词语贻笑大方
1.稽查:指检查违法行为,例如稽查走私活动;它也指担任这种工作的人。不过我国社团,甚至华基政党也设了这个职位。规范的词语是“查账”。

2.不劳而获:指自己不劳动而取得别人劳动的成果。不过各社团个政党选举时就往往有许多“不劳而获”的职位。规范的词语是“没有对手而获胜”。

3.鸠收:《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鸠收”,不过却收录了“鸠合”“鸠集”(也作“纠合”“纠集”),都是贬义词,所以社团和学校就不宜“鸠收”各种费用,而是收取费用。

4.您几岁?:我们要知道老人家岁数,通常都会问“您几岁?”,这是用错词语。"你几岁?"只能问十岁以下的儿童,问成人等于在骂人。 我们应该问"您多大岁数"或"贵庚"。

5.炙手可热:贬义成语,原本指“手一接触就感觉热得烫人”,后来引申为“形容某人借以骄横放纵、胡作非为的权势之大”。现代作家沙汀的《淘金记》写道:因为他亲眼看见他在二大爷家挑水劈柴,做着粗笨活路;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

6.粉墨登场:出自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这次轮到某某人粉墨登场,竞选国会议员。

7.侧目:出自《战国策 · 秦一》:“(苏秦)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侧目”现在的意思指“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怒”。 “某某学生卓越的成绩,令某部长侧目”为错误句子。学生有卓越成绩,应该是值得大家称赞的事情,故用了“侧目”之后,称赞就成了畏惧或愤怒;当一个人有出色表现的时候,我们投以的是“赞赏”的眼光,不是投以畏惧或愤怒的眼神。

8.惨淡经营: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里的“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行业,并非指“经营得不理想”。 例句:食客避食鸡,生意大跌,鸡饭档惨淡经营。

9.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指大体上还令人满意。 例句:我国的羽毛球员表现差强人意,在八强赛就全军覆没。

10.常年:在《应用汉语词典》里,“常年”的解释有四种:一、一年到头,如:他常年坚持冷水浴。二、长期,如:常年法律顾问。三、年年;年复一年,如:他常年披星戴月做勘探工作。四、平常的年份(区别于“丰年),这个村的小麦常年亩五百多斤。由此可见,“常年”不是指一年一度的意思。所以,“常年”和“会议”搭配,就成了“一年到头的会议”。

11.染指:《现代汉语词典》对“染指”的解释为“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我国选手们刻苦训练,目的是希望能夺得汤姆斯杯;如果媒体用“我国的羽毛球队有机会染指下届的汤姆斯杯”,整个句子的意思便和所要表达的意思便有所差别了,选手们的希望都成了非分之想。 (杨欣儒、谢增英提供)

(转载自《南洋商报,优教育》